10月29日,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宣布将基准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至2.25%,这是今年第四次降息,也是连续第二次降息。但与此同时,央行暗示,本轮宽松周期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尤其是在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冲击加拿大经济、造成深远结构性影响的背景下。点击查看官网原文。
为何再降息?经济基本面疲软 + 通胀温和
本次降息的主要动因是对经济前景的悲观判断以及对通胀稳定的信心。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如果经济前景与央行最新预测一致,则目前的利率水平“基本合适”,可在帮助经济渡过结构性调整期的同时,将通胀维持在2%左右。
不过,央行也表示将“密切关注未来数据”,如果经济或通胀出现明显变化,仍将准备做出反应。
美国关税重创,加拿大经济遭遇结构性冲击
央行在此次声明中罕见地用了极其直接的措辞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对北美自由贸易架构的瓦解,正对加拿大造成“长期性、结构性损害”。
● 关税及相关不确定性,对加拿大汽车、钢铁、铝材、木材等关键出口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 2025年第二季度,加拿大GDP收缩1.6%,主要因出口减少和企业投资疲软;
● 央行预计,到2026年底,加拿大GDP将比没有关税影响的情况下减少 约1.5个百分点;
麦克勒姆强调,这不仅仅是周期性下滑,更是结构性转变。
政策空间受限,货币政策作用有限
央行指出,尽管利率下调有助于缓冲经济,但由于结构性产能受损、成本增加,货币政策刺激的边际效应有限。更重要的是,央行当前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公众对通胀稳定的信心。
加拿大正处于艰难转型期,美国贸易政策的阴影仍将长期笼罩。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将决定利率政策是否就此按下“暂停键”。无论如何,加拿大央行已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降息空间有限,需为长期调整做好准备。
后续利率公布日程(东部时间上午9:45)
12月10日(利率更新)



0条评论